更新时间:2023年01月04日 作者:未知
1、【订婚】句容旧时婚配是凭父母之命,由媒人从中撮合,年貌相当,门当户对,双方经合八字认为无相冲克,男方则备少量礼金、红条糕、红头绳(绒线)等给女方下订。双方家长即以亲家相称。
2、【彩礼】句容旧时,婚前女方索取聘礼,叫彩礼。礼品厚薄,贫富有异,富户有金银首饰、绸缎、衣服(料)。贫户礼薄,而鱼、肉、糕、糖和万年青(草)等,皆不可少。农村要彩礼多为女儿办嫁妆,陪嫁丰盛程度视男方彩礼厚薄而定。
3、【待嫁】 出嫁前夕女方家长宴请亲友中全福(父母双全)少女作陪,为嫁女饯行,叫吃待嫁酒
4、【发嫁妆】 婚日或前一日,嫁女的嫁妆,由男方派人迎取,一般有木制大八件或小八件(箱、厨、柜、桌、凳、子孙桶、面盆)等。贫富有别,但子孙桶(马桶)必备(表示有子有孙讨吉利),此习农村沿袭至今。
5、【嫁娶】 结婚当日,男方必备花轿接新娘,发轿前要暖轿、祭轿神。轿至女方,要赏开门礼钱。新娘卧床不起,叫赖(恋)床,兄长要给起床钱。新娘由父兄抱上轿,叫抱轿。上轿前,母女痛哭,叫哭嫁,以示惜别。轿至男方,不让新娘下轿,叫捺(耐)性。下轿步麻袋入宅,叫传代。至客堂拜堂后送入洞房,就算结婚了。解放后,旧习已改,结偶双方,按《婚姻法》至基层政府登记,领证结婚。
6、【闹洞房】新人入洞房,男女青年争看新娘,并以各种方式逗弄新人,作乐取笑,叫闹新房。也有戏弄阿公、大伯的,谓三朝无大小。此俗仍在流行。
7、【会亲】女方父、兄、弟及姑爹、舅父于成婚次日到男方省亲,与男方主要亲属首次会晤,称之新亲相会,男方以隆重的礼节接待。宴前,三道茶(糖、糕、蛋)必不可少。会亲双方多以男性为主。
8、【回门】新娘子于婚后三日皆新郎回娘家,谓之回门。现今交通便利,交往公开,此俗已淡化。也有将会亲、回门皆于婚日行之,谓之一堂过。
十点妆
点妆就是点红,在新娘下轿的时候,有一位有父有母的姑娘扶着下轿,然后有个妇女给新娘子在脸上点红,点妆的妇女必须是有丈夫,有儿有女,点妆时边点边讲喜话。点妆的顺序是,第一点点在两条眉毛的中间,第二点点在鼻尖上,第三点至第十点分别点在脸庞两边。点过妆之后,再由姑娘扶着新娘子进男方家门。
十点妆歌谣:
一点妆长命百岁,二点妆金玉满堂
三点妆三元及第,四点妆事事如意
五点妆五子登科,六点妆六六大顺
七点妆七子团圆,八点妆八洞神仙
九点妆九世同宿,十点妆实实在在
咨询/合作/酒店/跟团/(微信同号):13007836526 QQ:2733692835